陸美英:把緙絲工藝用在生活實用品中,傳下去
走進陸美英在光福的工作室,場館里雖然還在進一步改造裝修中,但操作間的機器上緙工們已經在忙著各自的工作。其中陸美英帶領近20個人正在制作的一件緙絲作品,是根據《姑蘇繁華圖》而做。
“緙絲需要的是時間,做工要細致,所以很慢?!标懨烙⒄f,正在制作的《姑蘇繁華圖》緙絲作品,四年前開始著手準備,一邊找畫師畫底稿,一邊要買機器,找可以一排容納近20臺機子的大房子?,F在看到的是近20個緙工每人一段,制作了一年半時間的成果,不過至少還需要半年才能完工。
緙絲是我國獨特的古老的傳統(tǒng)織造工藝。根據有資料證實,緙絲起源于西漢、南北朝時期的西域,初以麻毛為材料。從唐代起,緙絲技藝傳入中原,并逐步以絲代毛。北宋時,定州緙絲較為興盛,緙織之聲不絕于耳,并開始傳入蘇州。
“自宋代至今,蘇州緙絲一脈相承,形成了各個時期不同的形式和藝術特點,被世界公認為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特種傳統(tǒng)工藝品之一?!标懨烙⒄f,新中國建立后,緙絲技藝得到了政府的重視和支持。1954年,蘇州市文聯刺繡小組將陸慕沈金水、王茂仙從鄉(xiāng)間請到城內,同時吸收12名青年,成立緙絲小組,恢復了緙絲生產。后來,緙絲小組轉入蘇州刺繡研究所。至六十年代,蘇州緙絲有了新的發(fā)展。1972年后,中國對日貿易飛速發(fā)展,緙絲和服腰帶加工生產最多時,有一萬多人從事緙絲和服腰帶的加工生產。
70年代中期,陸美英由鄉(xiāng)里推薦到原吳縣東山緙絲廠學習,20歲那年,陸美英拜在了王金山大師門下再度深造。5年間,陸美英不斷探索,克服了一個個技術上的難題,吸收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華,不但技藝上精益求精,在創(chuàng)作設計上也開闊了視野。25歲那年,陸美英回到家鄉(xiāng)東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緙絲工藝的傳承與弘揚,要讓家鄉(xiāng)的這門古老工藝再現輝煌。她在村上租了兩間房子,收了20個學徒。資金并不充裕,陸美英憑著一股韌勁,為振興緙絲工藝起早摸黑、東奔西走,慢慢打開了一片新天地。她的作品獲得了業(yè)界的一致認可,江浙滬外貿公司紛紛找她下訂單,日本客戶紛至沓來。
“在漫長的歷史發(fā)展過程中,緙絲形成了日用品和欣賞品兩大類產品?!标懨烙⒔榻B,日用品包括服飾、簾幕、被褥、枕衣、手提包、書籍封面等;欣賞品包括屏風、中堂、手卷、詩詞、冊頁、團扇等?!扒罢吆腿藗兊娜粘O⑾⑾嚓P,后者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緊密相連。”陸美英認為,想要把緙絲工藝更好的留下來,就要在不斷的改良中,把緙絲用在日常生活實用品種,需求量增加,才能更好的傳承。
“蘇州緙絲目前在全國是獨領風騷的,蘇州現在從事緙絲的藝人約有數百人。不過,緙絲發(fā)展也存在著困境?!标懨烙⒂X得,緙工在緙制中缺乏個人的研究與創(chuàng)造,原因在于畫師同緙工的脫節(jié)。由于緙絲同繪畫是緊密相連的,緙工不懂繪畫,有了創(chuàng)作靈感也只能停留在想象中,而畫師雖精通繪畫卻不深諳緙絲的特色,也無所謂對緙絲的創(chuàng)作,這兩者之間的矛盾,是造成目前緙絲發(fā)展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下一篇:周成建